6月22日,《东莞东》全国巡演首演在东莞玉兰大剧院拉开帷幕,一场老照片展也同步举行。这些照片由东莞的建设者们提供,定格了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奉献青春的瞬间,讲述着改革开放46年来东莞发展的故事。
46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2亿多人怀揣梦想,在东莞成长为产业工人、技术骨干、企业家。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铸就了东莞的繁荣与辉煌。
活动自发起以来,共收到超过1000张老照片。这些照片富有故事性、最具代表性,展现了个人成长轨迹与东莞发展脉搏的紧密联系。
原创音乐剧《东莞东》,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务工人员的视角展开,讲述东莞最典型的产业——皮包皮具制造行业中的工人们在此间不断奋斗的故事。
1990年,胡华喜在太平手袋厂办公楼前的工友合影老照片中,有一张便与之联系紧密。68岁的胡华喜作为太平手袋厂第一批农民工领队,带领跨省农民工来到东莞,亲历了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站在照片前,他向记者指出自己的位置,并发出感慨:“改革开放46年,东莞发生的巨变让我深刻意识到当年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如其所言,剧中,主人公王雪英和其他打工者们在东莞东火车站相遇、相识,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王雪英凭借敢想敢拼的精神,在东莞努力拼搏、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钟吉梅看到自己提供的车间工作照,思绪回到和工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据她介绍,照片上的她是28岁,现在57岁,已退休返回荆州老家。见证了东莞当年制造业发展的钟吉梅表示,东莞是她人生中最精彩的事业拼搏地,也是她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所在。她说:“通过这两天的行程,我感受了东莞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谢东莞市委市政府还记得我们这一批最初的建设者,邀请我们回来分享改革开放46年的建设成果。”
张文在东莞度过了难忘的8年,其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拥有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友谊。站在自己工作时和工友的合影前,张文和照片合影。她表示,最难忘的是,虽然联络工具从IC卡、小灵通、手机到智能手机不断迭代,工友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工友情谊也一直延续。
来自贵州铜仁的杨光珠在东莞工作近10年,不仅在东莞恋爱结婚,还学到了做人做事的管理技能。“1994年到2005年,我前后在东莞工作了差不多10年,从事保健品、制鞋、电子、毛纺、玩具制造等工作。”如今,杨光珠回老家担任村书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杨光珠的老家贵州铜仁正是东莞的对口帮扶对象。“这也是我与东莞、东莞与铜仁之间的缘分。”他笑着说。
此外,还有曾经在东莞日报社任记者、后来回广西发展的梁盘生,00后人才代表李晨,以及回到四川老家经营便利店的董兴菊等人也提供了自己和东莞相关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证明,更是城市发展极其珍贵的历史档案。
2014年董兴菊在东莞上班的时候,公司组织的漂流活动以《东莞东》全国巡演为契机,这些充满故事的照片也将向全国人民展现东莞一路成长为“双万城市”背后的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不仅让人们重温了改革开放46年来东莞的发展历程,也彰显了这座城市对建设者们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为东莞的发展付出的青春与汗水,让我们铭记这些珍贵的回忆和故事。